-
先进制造2024|中国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加速跑创新医疗器械产品“喷涌”而出(先进制造观察第8期)
- 上架时间: 2025-01-19 | 作者: 开云(中国)体育网页版登录
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具有高技术上的含金量的仪器、设备、器具、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、材料以及 - 联系我们
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具有高技术上的含金量的仪器、设备、器具、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、材料以及其它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,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。
高端医疗器械产业涉及生物医学、电子机械、材料、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,将生物技术、医学成像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等多种前沿技术融合,是一个知识密集、资金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,具有技术领先、产品附加值高等特点,最重要的包含医疗设施、体外诊断、高值耗材三大领域。
从统计层面来看,在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》中,医疗器械(医疗仪器设施及器械制造)属于专用设备制造,最重要的包含医疗诊断、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;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;医疗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;医疗、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;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;康复辅具制造;眼镜制造;其他医疗设施及器械制造。在《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分类(2018)》中,医疗器械(生物医学工程)属于生物经济产业,最重要的包含先进医疗设施及器械制造、植介入生物医用材料及设备制造、其他生物医用材料及用品制造、生物医学工程信息技术服务、生物医学工程相关服务。
从监管层面来看,根据《医疗器械分类目录》的规定,本研究的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分为有源手术器械、无源手术器械、神经和心血管手术器械、骨科手术器械、放射治疗器械、医用成像器械、医用诊察和监护器械、呼吸、麻醉和急救器械、物理治疗器械、输血透析和体外循环器械、有源植入器械、无源植入器械、患者承载器械、眼科器械、口腔科器械、妇产科辅助生殖和避孕器械、医用康复器械、中医器械、医用软件、临床检验器械等20个细分品类。
近年来,以大健康为核心的产业浪潮在全世界内悄然兴起,中国高端医疗器械产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,实现了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跨越,250余种世界新、中国造的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,产业初步呈现全面创新突破势头。2023年,中国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规模超过9000亿元,同比增长12.3%,保持快速地增长。未来,在创新政策、技术突破、资本支持等多重因素推动下,中国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规模将持续增加,预计到2027年将突破1.6万亿元,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0.8%,发展空间广阔。
高端医疗设施是中国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顶级规模的细致划分领域。具体来看,2023年中国高端医疗设施产业规模达到5892.3亿元,占整体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规模的61.5%;高值耗材产业规模1919.7亿元,占比达到20.0%;体外诊断产业规模1764亿元,占比为18.5%。
东部引领,中西部奋力追赶。中国高端医疗器械产业整体呈现东强西弱态势,东部地区聚集了全国54.1%的产业资源,中部地区聚集了全国25.1%的产业资源,西部地区聚集了全国15.7%的产业资源。湖南、湖北、四川等中西部地区奋力追赶,争先打造高端医疗器械产业新高地。
从国家层面来看,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迎来更多机遇。例如,《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(2023年)》强调PET/MR由甲类调整为乙类,CT、磁共振调出管理品目,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松绑;《“十四五”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》提出,重点发展诊断检验装备、治疗装备、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等领域。
从地方层面来看,高端医疗器械产业产业区域竞争愈烈。例如,广东省聚焦高端医疗器械前沿开拓,着重发力智能康复装备、高性能医用传感器与微系统和微创外科手术器械等领域;浙江省更为重视高端医疗器械源头创新,重点发展精准诊疗器械、高端数字医学影像设备和植介入器材等方向;江苏省着重聚焦高端医疗器械核心技术突破,重点发力体外诊断设备、医用机器人、高端植介入器材等方向,全力推动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中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加速提升。随着民众健康意识的慢慢地加强以及大型医疗设施配置松绑,医疗服务、创新器械产品需求与日俱增,推动中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快速扩容。随着“颜值时代”的到来,追求美丽和展示美丽的效应使得医疗美容的需求与日俱增,医美行业步入黄金时期。近年来国内有关部门频频发布医疗美容行业有关政策,为医疗美容市场逐步发展明确方向并提供动力支持。从价值链来看,医美器械具有较高技术壁垒,行业集中度较高,利润也较高,一些代表性原料及设备公司的毛利率可达50%-90%,净利率可达25%-60%。未来,受市场增长牵引,中国医美器械行业将进入加速发展期。
医疗资源扩容,医疗保障水平持续提高。一方面,中国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,带动医疗器械市场需求量开始上涨。2022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.2岁,比2013年提高1.63岁。2023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5.4%,较2014年上升5.3%。人口老龄化带来医疗、药品、器械的需求量开始上涨,将成为未来整个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大背景。另一方面,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推动医疗服务能力提升。近年来,中国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总量持续增长,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持续提升,已建成世界上顶级规模的医疗卫生体系,形成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,为人民健康提供较为可靠保障。2023年,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7万个,总诊疗量达95.6亿人次,卫生技术人员1247万人,医疗服务效率不断的提高,医疗服务总量居世界第一。
科技革命加速产业融合,创新产品不断涌现。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展开,多领域科学技术创新成果持续涌现,也不断影响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。近年来,以AI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物医药行业相互融合,AI中医诊断、AI影像诊断、智能康复器械、手术机器人成为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新热点。此外,量子传感技术崭露头角,其超高灵敏度可检测出极其微弱的生物信号,如早期疾病细胞的微弱电磁变化,助力疾病超早期精准诊断;生物芯片集成化程度持续提高,能在微小面积上一起进行海量生物分子检测与分析,大幅度的提高检测效率与精准度,推动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和精准医疗发展迈向新高度。
医疗设施主要涵盖治疗设备类、诊断设备类和辅助设备类三大领域。从产业规模来看,2023年中国医疗设施产业规模达到5892.3亿元,占整体医疗器械产业的61.5%。其中,2023年中国诊断设备产业规模达到2734.1亿元,占整体医疗设备的比重为46.4%,基本的产品包括DR影像设备、超声影像设备等;治疗设备产业规模为2762.9亿元,占整体医疗设备的比重为42.2%,主要产品有激光治疗设备、放射治疗设备、康复器械等;辅助设备产业规模为746.3亿元,占整体医疗设施的比重为11.4%,基本的产品包括消毒灭菌设备、血库设备、制冷设备等。
2023年1月,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发布《“机器人+”应用行动实施方案》,加速推动医疗机器人的创新应用,手术机器人、辅助机器人等领域成为最新热门研发方向,相关产品呈“爆发式”问世。
2024年11月,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,AI辅助诊断首次被列入价格构成,大幅降低了患者使用AI辅助诊断的成本。为了支持相对成熟的人工智能辅助技术进入临床应用,又防止额外增加患者负担,国家医保局分析人工智能潜在的应用场景,在放射检查、超声检查、康复类项目中设立“人工智能辅助”扩展项。
高值耗材主要包括血管介入耗材、骨科植入耗材、口腔植入耗材、眼科耗材、神经外科耗材等领域。从产业规模来看,2023年中国高值耗材产业规模达到1919.7亿元,占整体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的20.0%。其中,2023年中国血管介入耗材产业规模为639.3亿元,占整体高值耗材的比重为33.3%,主要产品有心血管介入类、脑血管介入类、外围血管介入类等;骨科植入耗材产业规模达到481.8亿元,占整体高值耗材的比重为25.1%,基本的产品包括创伤类植入物、脊柱类植入物等;口腔植入耗材产业规模为234.2亿元,占整体高值耗材的比重为12.2%,主要产品有正畸材料、种植体材料等;眼科耗材产业规模为193.9亿元,占整体高值耗材的比重为10.1%,基本的产品包括人工晶状体、硬性角膜接触镜等。
2024年6月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,就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》相关内容进行了介绍。会议强调,国家和省级集采办公室将严格监督中选结果的落实,确保中选产品优先进入医疗机构使用。国家医保局还将建立线上反馈机制,收集中选产品供应、质量等问题的反馈,指导地方及时处置。这意味着,未来中选企业的产品质量、供应状况等将直接影响后续集采中选率。
体外诊断按照技术发展历程主要分为生化诊断、免疫诊断和分子诊断。从产业规模来看,2023年中国体外诊断产业规模达到1764.0亿元,占整体医疗器械产业的18.5%。其中,2023年中国免疫诊断产业规模为550.1亿元,占整体体外诊断的比重为31.2%,主要产品有免疫诊断试剂、免疫诊断耗材等;分子诊断产业规模为323.7亿元,占整体体外诊断的比重为18.4%,基本的产品包括分子诊断试剂、分子诊断耗材等;生化诊断产业规模达到242.8亿元,占整体体外诊断的比重为13.8%,主要产品有生化诊断试剂、生化诊断耗材等。
2023年3月,圣湘生物发布了GenePrecision2000全自动核酸提取及荧光PCR分析系统,这是圣湘生物最新上市的一款集样本原始管上机、核酸提取以及核酸扩增检测等过程的全自动核酸检验测试分析系统。
2023年8月,华大智造与NGeneBio签署合作备忘录。华大基因PTseq呼吸道感染病原微生物靶向高通量基因检测上市。
2024年10月,安徽省医保局牵头的体外诊断试剂的省际联盟集采工作持续推进,10月15日启动产品信息维护工作。27省(区、兵团)医疗保障局组成采购联盟,涉及肿瘤标志物16项,甲状腺功能检测试剂9项。和2023年相比,此次集采联盟省份增加了天津市、上海市、重庆市,山东省退出。集采范围再次扩大,覆盖的市场总量全面提高。
手术导航技术深刻改变传统治疗方式。在骨科、神经外科、血管介入领域,中国已有多款手术导航系统获批上市,部分产品的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。
3D打印技术优势显著。相比传统耗材制备工艺,3D打印技术具有精确度高、成本低、易成型的特点,在研发生产和临床应用中有独特优势。
先进医学成像技术向三维化、功能化、低剂量、便携化方向发展。三维成像、功能成像等先进成像技术能够更清晰、完整地、动态地显示诊断部位的信息,代表了新技术发展趋势。
在《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程序》《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》《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》等政策叠加影响下,中国医疗器械进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黄金时期,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由2018年的20款增长至2023年的61款,复合增长率为25%。
加强核心技术攻关。支持企业与上游医用原材料制造商合作开展技术攻关,优先解决上游原材料的自主研发问题,尤其是医用金属材料、医用高分子材料、体外诊断试剂原材料。
推动产学研医深层次地融合。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,依托高端医疗器械有突出贡献的公司,面向市场需求,积极探索“企业出题、科研机构答题”的新模式,鼓励发展定制研发业务。鼓励企业与高校、科研院所共建创新平台,打造一批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。
支持企业“走出去”。在生命支持设备、体外诊断试剂等优势领域,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公司,支持企业到境外设立研发机构,建立研发、生产、销售、维修全周期服务网络。组建专业运营团队,为初创企业海外拓展、专利保护、研发服务提供有力支撑,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产业环境。
吸引外资“走进来”。依托国内大规模市场优势,对接引入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研发生产企业,支持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合作共同开展产品研制,集聚全球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资源。
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。设立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引导基金,鼓励科技成果转化,支持产品市场化、产业化。充分的发挥财政资金的政策引导和杠杆作用,积极拓宽资金池募集渠道,吸引社会资本注资,以市场化运作机制助力产业项目建设发展。
增强科技金融服务能力。完善企业信用贷款绿色通道,积极地推进医疗器械“研发贷”“注册贷”“知识产权证券化”等金融理财产品创新试点,鼓励金融机构针对创新型医疗器械企业加大信贷供给,提高信贷额度,降低企业融资成本。
更多行业案例及其特点,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“赛迪顾问”公众号,获取最新动态。
本公众号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欣赏,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用途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及其它问题,请及时在公众号留言。
如果获得转载授权,请注明作者姓名和转载的出处,不修改文章的标题、文字、图片或者音视频,以免曲解原文意思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TikTok 难民给小红书带来了一波“泼天富贵”,美国网友震惊:技术团队居然能这么拼!
尹锡悦被捕后,其社交平台发布约9000字致国民长文:不是犯罪,系行使总统权限
韩国总统警卫家属信件曝光,喊话尹锡悦:让保卫人员尽早结束“地狱般的日子”
欧版三星 Galaxy S25 标准版手机被曝起步存储仍为 128GB
Copyright © 2020 开云(中国)体育网页版登录_开云(中国)体育客户端入口 All rights reserved. 粤ICP备14022770号